新闻小秘书-12-30
1、记者从宜春市生态环境局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宜春市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能力,建成2000余个生态环境监测点位,实现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水陆空”全覆盖。其中包括:织密水环境质量监测网。“十四五”期间,全市省控及以上水环境质量手工监测断面(点位)数量达到32个。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158个,其中,国控水站7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水源地水站17个、长江经济带水站14个、乡镇水站84个。
来源:大江网
2、今年以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在监测网络建设方面,全力推进“9网1质控1平台”建设,建立起覆盖气、水、土、声、生态、辐射等要素的“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组织开展“十五五”环境要素监测网络优化调整,科学支撑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监管。建设完成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地面监测站,加快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地面监测站建设,并联合相关单位申报2批8个站点纳入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完善生态质量监测网。
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
3、近期,武汉控股在后湖流域治理项目中,成功融合无人机技术与厂网一体化监控系统,为生态环境的修复与资源的循环利用开拓了全新道路,为打造绿色、宜居的城市环境贡献了显著力量,展现了企业在环保领域的责任担当与卓越智慧。无人机凭借其广泛的覆盖范围和高效的监测能力,不仅提供了高清的空中图像与视频资料,还实时传输了环境监测数据,为水质管理、污染源追踪及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提供了精准依据,极大地提升了流域治理的监控效率与精确度,为后湖流域的持续生态修复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来源:上海证券报
4、40年来,海委引滦局坚持工程立局根本,强化潘大水库工程运行管护,用心管好“盛水的盆”。强化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潘大水库标准化管理和现代化运行管理矩阵构建,全面规范运行管理行为,加快实施数字孪生工程建设,工程运行管护水平和数智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强化工程安全运行保障能力,推进安全生产由模式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扎实开展水利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和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建设,实现“六项机制”全覆盖和安全生产风险全链条管控,工程本质安全水平全面提升。
来源:澎湃新闻网
5、杜师傅,是四川南充一名“蛙人”。爱游泳,潜水经验丰富的他,有一项工作,是为主城顺庆区河道寻污。顺庆区,是南充的市辖主城区,也是省级临江新区重要片区。人口密度大,产业布局多。为改善水环境,顺庆对辖区嘉陵江、西充河、潆溪河、泸溪河、渔溪河这“一江四河”的沿线排口进行清单化管理。“采用无人机空中巡查、‘蛙人’潜水摸排、人工地面巡查等手段对小流域进行全面排查。发挥沿线水质自动监测站、入河排口微型监测设施作用,细化落实相关管控措施。”
来源:封面新闻
6、经过中铁建设集团1000余天的精心打造,云南省宣威市北盘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近日全面进入竣工验收阶段。这不仅标志着宣威市最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和水环境治理项目即将全面投入使用,也预示着宣威市民将迎来人水和谐新图景。为深入整治污水,中铁建设项目团队新建3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匠心打造"智慧水务"信息共享平台,通过铺设北盘江立体物联网感知体系、部署智能化设备设施,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建立智慧化的生态环境决策应用,实现水生态信息科学决策与共享。
来源:中国日报网
7、记者从近日兰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有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兰州市生态环境局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精准施策,全面守护“母亲河”,全市黄河干、支流各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100%,辖区6个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同时,抢抓国家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城市重大机遇,制定全市入河排污口“一口一策”整治方案,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各类入河排污口整治3006个,占总数的99.5%,1779个各类排口已安装标识牌,各方治污主体责任不断压实。
来源:中国甘肃网
8、按照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关于2024年清廉机关建设工作要求,厅水生态环境处党支部将业务工作与清廉机关建设专项行动有机融合,制定支部2024年清廉机关建设工作方案,从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强化监督检查、抓实重点工作4个方面明确具体建设目标任务措施,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推进清廉机关建设走深走实。通过共同努力,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从水质监测数据看,2024年1-11月,全省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93.6%、劣Ⅴ类水体控制比例为1.0%,分别超国家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2.5、1.0个百分点。
来源:澎湃新闻网
9、今年以来,宿州市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深入贯彻落实河湖长制,加强监督,实施约谈,清理“四乱”,防治水污染,探索建立协同联动机制,促进水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改善,河湖面貌持续向好,“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正逐步实现。防治水体污染,聚力推进绿色发展方面:城市水质指数同比改善3.45%,9个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新建县级水质自动监测站7个,实现全流域全时段水质监测预警。实施包浍河、奎濉河综合治理等重大水利工程,完成怀洪新河水系洼地、洪山河、方河治理等工程。
来源:中安在线
10、2024年11月,重庆市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江津区发现,江津区水污染防治工作不力,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改造滞后、污水溢流直排、黑臭水体排查整治不严不实、部分河流水质超标等问题较为突出。主要问题:一是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改造滞后。二是污水溢流直排现象突出,部分河段水质超标严重。三是黑臭水体排查整治不严不实。原因分析——江津区有关镇街和部门对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作重视不够,工作推进不力,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和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存在短板,部分河流水质超标问题较为突出。
来源:澎湃新闻网